首页 > 资讯 >  >  > 正文

奋进的春天丨汉中西乡:小木耳撑开乡村振兴“致富伞”|热点

2023-03-09 18:15:13 来源:西部网-陕西新闻网

工人忙着将菌包放入刺孔机,做好下地前准备 。

西部网讯(记者 李卓然 通讯员 谢阳 朱聪)时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。连日来,汉中市西乡县桑园镇四坪村黑木耳基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,20余名工人正忙着完成黑木耳菌包的刺孔下地。

“去年我在这干了50来天,给我结了3000多元工资,加上基地流转了我2亩土地,短短3个月不到就挣了4000多元。在这干活离家近,而且一点也不累,今年肯定要接着干。”村民吴义友开心地说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工人忙着将菌包放入刺孔机,做好下地前准备。

桑园镇自古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。近年来,桑园镇大力发展以黑木耳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,通过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模式,有效整合土地资源,以流转土地、基地务工、自主发展等多种形式,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。

“2022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跟村集体一起发展了2000袋黑木耳,成熟后晒干的黑木耳每斤售价40元至45元,我当时就赚了6000多元。”脱贫户王凤银说,袋料黑木耳属于“短平快”产业,三月栽种,五月底采摘,六、七月就进入销售旺季。

村干部和技术专家检查菌包刺孔情况。

过去,桑园镇的黑木耳产业多为椴木黑木耳,虽市场销路不愁,但产量低、管护成本高,综合效益一直上不去。2018年,桑园镇引入了投入更少、周期更短、效益更高的袋料黑木耳,将产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提质升级。

引进之初,桑园镇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率先建基地试种,但因经验不足导致产量低、品相差等问题相继出现。为破解难题,2019年初,桑园镇组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前往湖北等地学习,并先后多次邀请专家来镇手把手全程指导管护要点。掌握了技术,当年全镇黑木耳总产量同比增长了15%。

种养的问题解决了,可黑木耳菌包每年都只能依靠外地引进,这让发展成本始终降不下去。

技术人员检查维护自动喷淋设施。

2019年12月,桑园镇与当地龙头企业前升菌业有限公司联系,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的方式突破菌包生产难题。当时企业恰逢发展转型期,经过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分析,企业负责人龚前生立即带队前往外地生产厂家学习考察。次年,龚前生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一座集菌种培育、生产、种植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黑木耳菌包生产线,并为7个黑木耳基地聘请了专业技术员驻点指导。

有了本地菌包生产线的支撑,黑木耳发展的成本一降再降,每袋菌包采购价从之前的2.5元降低至1.2元,再加上专家的全程指导,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也有了更多保障。全镇黑木耳产业连续三年年均产量都以10%的增速稳定增加。

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刺孔的要领和技巧。

“今年年初我们早早就接到了100多万袋菌包订单,都是周边县区提前预定的,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番。这两天我们正在加紧发货,算下来今年纯利润在300万元上下。”龚前生说。

“菌包实现了镇内调运,成本省下来一大截。我们村集体去年发展了5万袋,净收入3.2万元,今年准备继续扩大规模,再多发展3万袋。”四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恒说。

在黑木耳基地的统一组织生产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产品销售下,全镇标准化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,村民也在家门口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
如今,桑园镇共发展黑木耳42万袋,每年稳定吸纳村民务工200余人,带动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,黑木耳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“金朵朵”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